6月25日,浙江图书馆和宁波市总工会共同组织了文澜读书岛《活着就是冲天一喊》阅读分享会。宁波是中国制造业重镇,有着庞大的工人群体,也有着广泛的职工阅读基础。据宁波市总工会宣网部部长王志勇介绍,宁波已经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职工阅读工作体系,建成了以宁波市职工悦·读馆、12家区域性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职工书屋和2000家基层企业职工书屋为主体的“1+12+N职工阅读阵地联盟”。
活动邀请到《活着就是冲天一喊》作者陈年喜,分享讨论之前,现场观看了纪录片《我的诗篇》。从陕西远道而来的陈年喜和读者聊了他的生活和写作。陈年喜出生于陕西丹凤,在满河的芦花和饥饿贫苦的环境中长大。贫苦的环境和美丽的芦花,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反差,在少年陈年喜敏感的心灵世界,留下了深深的烙印,影响了他后来的写作。陈年喜从“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”的定义谈起写作和生活的关系。他认为,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来自民间生活、底层生活,然后慢慢完善、慢慢雅致、慢慢变成一小部分人把玩的东西,成为所谓的庙堂文学,为一小部分人服务,最终走向死亡。然后文学再回过头来去民间寻找灵感,开始又一个循环。在文学回归生活本源的潮流中,陈年喜开始了他的非虚构创作,从自己身边的矿工兄弟、父母亲友,再到形形色色的小人物,写就了这本在文学界和媒体获得很高评价的《活着就是冲天一喊》。
分享会上,宁波的职工朗读者朗读了陈年喜的诗作,宁波本土作家陈慧和邹元辉与陈年喜进行了对话。在对话中,陈年喜的一段话发人深思,“我们读了某些作品,深受影响,但这种影响不是肉眼就能看到的,而是对我们心灵世界的影响,对我们处事方式的影响,所以我们一直需要阅读。”
分享会最后,劳月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观点,他认为工人并不仅仅只会创造物质财富,他们同样可以写出优秀的诗歌。北岛、舒婷、顾城、芒克写诗之初就是工人。《我的诗篇》中的工人诗歌,无论从语言艺术、诗意形象,还是多样风格、真挚情感,以及经验厚度、直指人心的力量,都绝不亚于职业诗人的水准,值得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一笔。
陈年喜在《活着就是冲天一喊》中展示的娓娓道来的流畅叙述,平实质朴、简约直白的文风,以及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对生活的透彻感悟,就是工人诗歌和文学水准的有力证据。正如茅盾文学奖评委、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张莉所说:这书和名家作品放在一起毫不逊色,“天赋好,语言好,靠一种天性”。